“*丈夫”照顾瘫痪妻子七年不离不弃(图)
俗话说: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但是家住中原区汝河路街道汝河小区34号楼的石建设,从妻子突发疾病瘫痪至今,7年来,他都不离不弃,无微不至地照顾着。
记者 张改华
通讯员 李建霞 文/图
2010年7月14日,一个让石建设终身难忘的日子。那天晚上7点多,妻子朱玲像平常一样抱着孙女出去散步回家上楼时,不铜陵癫痫病研究院幸高血压引发脑出血,摔倒惠济军海脑科医院网址在4楼的楼梯上,被紧急送到离家很近的省直三院抢救。
经过半年的辗转治疗,生命虽然保住了,不幸的是,朱玲成了没有任何意识的植物人。接下来,手术、转院,为了朱玲能够醒过来,石建设带着她在各大医院间奔走,用尽各种办法。但朱玲没有一点清醒的迹象,临出院的时候,医生婉转地告诉他,妻子康复的机会微乎其微,很多只有半年的寿命,这让石建设心如刀割,带着满心的痛苦和不甘,他把妻子接回了家中。面对医生的“判决”,石建设义无反顾地选择了“不抛弃、不放弃”,因为他坚信人能胜天,爱家爱自己的妻子一定会醒过来。
买菜做饭洗衣服,给妻子按摩,做木工当裁缝
在朱玲住院期间,石建设每天都在医院,寸步不离地陪护着妻子,累了就在床边趴着休息一会儿。与身体上的疲惫相比,经济上的压力也如影随形,为妻子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,还把自己开的一个五金店给盘了出今天国内新闻事件去。当时,很多人都劝他说,你已经尽到很大的努力了,何况大夫也说了,你就放弃吧。面对这些,石建设选择了坚持,他说:“三四十年的相濡以沫,我舍不下她,只要有她在,孩子就有妈妈,孙女就有奶奶,我们这个家庭就不会垮。”
此后,他想尽一切办法“治疗”妻子,他变成了妻子的贴身保姆、按摩师、营养师、医生, 一天24个小时安排得满满当当:清早6点,播放收音机进行感官训练;8点,站立训练;9点,按摩训练;下午3点,仪器治疗;5点,坐椅子训练;6点,站立训练……
为了帮助妻子康复治疗,石建设没少发明创造,在他的家中,一张用废弃的木板、轮子、布条等自制的治疗床,还有墙壁上悬挂的人体穴位图特别引人注目,每天摸索着按照穴位图帮助妻子按摩。
在石建设的爱心召唤下,奇迹发生了,已经成为植物人的朱玲逐渐恢复了意识,清醒了过来,全家人都欣喜惠济军海脑科医院正规么若狂。为了让恢复了意识的妻子增强身心的感知能力,石建设经常从自家6层高的楼上把妻子抱下楼,推着她到儿童公园散心或者在楼前和邻居聊天。
慢慢的,日子一天天过去,朱玲思想意识和记忆在逐渐恢复,能够听懂一些话了,四肢也开始恢复一些知觉功能,也能够动手进食,这些都让石建设从中得到了莫大的欣慰和喜悦。
社区在得知他们家庭情况后,上报区残联,残联的同志亲自上门查看并为朱玲办理了残疾证。为了她出行方便,街道办、社区为她申请了轮椅,并不定时地尽力用各种方式帮助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。
在发放轮椅现场,当别人问石建设是靠什么能坚持这么久?他说:“我们两个是同学,在知识青年下乡的大潮中,同时分到了一个农场劳动锻炼,5年多的知青生涯相识相知,水到渠成,返城后组成家庭。过去她对我的爱、对家庭的付出就如昨天,历历在目。人不能只能共富贵,对方有事就不管不顾,做人都得要讲良心,我坚信她一定会好起来。”
朱玲是不幸的,可也是幸运的。7年来,2500多个日日夜夜,丈夫石建设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,用他那单薄的身体为妻子撑起了头上的那片蓝天……道不尽的酸甜苦辣,妻子气色日渐好转,由于劳累,沧桑过早地爬上了他的面庞。
现在随着年龄增大,每天带着妻子下楼已经力不从心,为了更好地让妻子接触社会,舒畅心情,石建设把自家的房子出租出去,到对面租了带电梯的房屋。这样的坚守和不离不弃, 就像《牵手》里唱的:“因为爱着你的爱,因为梦着你的梦……所以牵了你的手,来生还要一起走,所以有了伴的路,没有岁月可回头。”
后 记
当石建设推着妻子在公园锻炼的时候,记者去拍照取景,很多人看到,纷纷走上前竖起大拇指说:这样的人太值得宣扬,石建设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。朱玲现在虽说还不怎么能说话,可当记者问起来“石师傅把您照顾得怎么样?”她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微笑,用她还算灵活的左手竖起了大拇指,张口发出了一声:“好”。